学校首页 |  部门首页 |  部门简介 |  科研动态 |  项目动态 |  成果与奖励 |  研究基地 |  社科论坛 |  下载中心 |  科研管理系统 |  其他栏目
 
 首 页 ->  详细信息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结构的变化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14-03-06]  浏览次数: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结构的变化

人民出版社 www.ccpph.com.cn 2014-02-19 顾海良 来源: 光明日报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结构的变化

马克思自1843年开始经济学研究后,就不间断地探索经济学体系结构问题,直到1857年在《导言》中才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较为完整的体系结构,即分为“五篇结构”:一般的抽象的规定;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生产的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和危机。1858年初,马克思对“五篇结构”作了调整,提出了“六册结构”的设想。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序言》中,马克思正式公布了这一结构计划,这就是:“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之后,马克思又将第一册“资本”分为资本一般、竞争或许多资本的相互作用、信用、股份资本这四篇。1862年底之后,马克思提出了经济学体系结构的新的计划,决定“以‘资本论’为标题单独出版,而‘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名称只作为副标题”,《资本论》分作理论原理部分三卷和理论历史部分一卷的“四卷结构”计划。

1857年《导言》提出“五篇结构”到1867年《资本论》第1卷出版的10年间,马克思对经济学体系结构的不懈探讨,是马克思经济学方法和理论原理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臻完善的结果。1866年,马克思在对《资本论》第1卷作最后润色时,不无自豪地认为:“在像我这样的著作中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即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这是极为罕见的马克思对自己科学研究成果的高度评价。

《资本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与未完成性

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题出版自己的经济学著作后,是否放弃了“六册结构”计划?传统的观点回答是肯定的,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的许多提示却是否定的。例如,马克思在论及工资的具体形式时就认为:“阐述所有这些形式是属于专门研究雇佣劳动的学说的范围,因而不是本书的任务。”这里 “专门研究雇佣劳动的学说”,就是“六册结构”中第三册“雇佣劳动”的主题。

如果说马克思从来没有放弃“六册结构”,那么,《资本论》就是马克思未完成的著作,应该怎样评价《资本论》的科学价值呢?“六册结构”的未完成性,并不能否认《资本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资本论》体系结构独立的科学价值同它作为“六册结构”的未完成部分并不是对立的。《资本论》相当于“六册结构”第一册“资本”第一篇“资本一般”的内容,马克思认为,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就是英国人称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资本论》所阐述的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精髓”,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定,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规律。在马克思看来,在这些“原理”的基础上,“余下的问题……别人就容易在已经打好的基础上去探讨了”。

马克思经济体系结构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结构是开放的。《资本论》是马克思计划写作的经济学巨著的开篇部分,但却是最基本、最本质的部分,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同时,马克思远没有完成的“六册结构”的恢弘计划,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广袤的理论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既不能否弃《资本论》的科学价值,也不能简单地把《资本论》看作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即便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也不能只限于《资本论》论题的限界,而应该在《资本论》关于“资本一般”理论的基础上,拓展竞争、信用和股份资本等理论问题的研究视野;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垄断资本发展的现实,更要拓展“六册结构”中提出的关于国家的经济职能、国际经济关系及世界市场和危机等论题的研究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的发展,更要求我们运用《资本论》的基本理论,拓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视野,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境界。

顾海良(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自中国理论网

页面功能:[打印]  [顶部]  [关闭]
 

建议您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1024×768 并使用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获得本站的最佳浏览效果
联系方式:0731-22183450
 
  地        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西路·湖南工业大学科技楼4楼 邮政编码:412007
电子信箱: science_zhuzi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