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处
社科成果
成果奖励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展示-《中国古代包装艺术史》

发表日期:2022年04月21日 - 作者: - 资料来源:  - 点击数: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展示-《中国古代包装艺术史》

奖项类别:著作论文奖

《中国古代包装艺术史》

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1号

主要作者:朱和平

学科门类奖励等级:设计学;三等奖

一、篇章结构

全书由正文十一章、附录《图片资料来源一览表》和后记三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对包装概念及其演变、包装艺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技术的演变对包装发展的影响、包装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包装艺术史研究的现状及意义等进行宏观论述。第二章至第十一章,依循历史发展脉络、时代特征、包装发展的阶段性等,按历史发展进程,分别对各个时期包装艺术的发展、表现、特征、影响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揭示与探讨。

二、主要內容

从中国古代包装的造型、纹饰、材质等设计要素入手,论述了我国包装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在深入挖掘各种史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包装的具体史实;从多学科、多维度,阐明了包装艺术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通过文献诠释、图像分析和实物比照,归纳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包装艺术的风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中国古代包装艺术发展的规律。

三、观点和方法创新

(一)观点

1、包装概念、性质、造型、装饰形式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时代审美、文化的传承创新联系在一起。

2、因民族的差异性,不同历史时期地域性和民族性包装与中华传统包装多元并存。

3、不同类型的包装的差异性,取决于其身份、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4、包装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经济、科技和思想文化在物质文明创造中的价值、作用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创新

1、类型学分析法。对同一类型包装不同方面的变化进行类比。

2、图表法。采用图表的方式,将资料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比较分析法。对包装艺术的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同一时期的不同类型包装进行纵、横向比较。

四、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一)学术影响

成果出版以后,《人民日报》于2017年5月22日以“国内首部包装史著作出版发行”进行报道。《新华文摘》2017年第22期以整版篇幅,对该书高度评价。陈连营、薛瑞泽等多位知名学者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物报》《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等十余家报刊杂志发表书评文章,认为该成果“全面系统地揭示了中国古代包装艺术的发展变迁”“阐明了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下影响包装艺术发展的复杂因素”“全面呈现了外来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国古代包装艺术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历史延续性”“该著成功之处在于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的收集功夫和有机结合、巧妙的运用”。均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社会效益

该书于2016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初版印刷5000册,至2017年10月,销售一空,于11月加印5000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