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要点
2025年,全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以下简称社科普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坚持集中性普及与经常性普及、重点普及与一般性普及相结合,大力实施社科普及创新提升工程,推动社科知识的广泛普及和传播,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贡献力量。
一、工作任务
1.讲好一堂党的创新理论优质课。各省级社科普及基地要结合自身特色,精心组织社科专家,深入基层开展互动式、交流式宣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大道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2.持续擦亮一个集中普及品牌。开展“文化+科技·社科解码”主题活动周(月)活动。5月,举办省级启动式,各有关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集中举办主题鲜明、面向基层、贯穿全年的社科普及活动,以弘扬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为主要内容,按照“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相关要求,在“我们的节日”等关键节点,通过数智化、场景化手段,开展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社科普及活动。
3.建强提质一批社科普及基地。修订完善《湖南省省级社科普及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创新基地申报认定工作,推动基地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提质升级。指导和鼓励各基地立足实际,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围绕创新理论、形势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依法依规开展普及活动,逐步形成一基地一特色,全面活跃基地。
4.持续打造一系列品牌竞赛活动。开展“社科逐梦”2025年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全面提升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将大赛打造成讲解类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开展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科知识的创意表达,促进社科知识在新时代更好传播。各地各单位要根据大赛安排和自身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参赛。
5.认定推介一批社科普及精品力作。持续实施湖南省社科普及优秀作品申报认定工作,推出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科普及精品案例、读物、短视频、海报、新闻作品等,并做好优秀社科普及作品宣传、推介、转化工作,充分发挥优秀作品的惠民作用。
6.用心办好一系列社科讲坛。聚焦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继续发挥湖湘大学堂·名家讲坛的“龙头”作用。各市州要认真开展湖湘大学堂·市民讲坛活动,有效调动、规范运用全省各级各类讲坛资源,讲好社科故事、传播湖南声音。
7.精心培育一支社科普及队伍。依托各市州、县市区、高校、企业社科联,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科研院所,社科类社会组织、社科普及基地等,建立完善社科普及志愿者工作机制,指导和支持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开展有效的普及活动。建立社科普及专家人才库,为社科普及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继续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指导各市州做好本地区的评审工作,扩大职称评审工作的知晓率、参与面和影响力,将已获评的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的纳入各级社科普及专家人才库,为科普人员提供有效激励。
二、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筹划。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学习,精准把握社科普及工作的要求,科学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同时注重发动社会力量,有效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等多方资源,构建“大社科普及”格局,推进社科普及的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2.积极申报项目。为适应零基预算和专项经费绩效管理要求,2025年湖南省社科普及工作探索项目申报制,鼓励各单位积极申报社科普及活动周(月)启动式、湖湘大学堂·名家讲坛、社科普及优秀成果评选、社科普及创新活动等项目,要确保申报项目主题突出、内容详实、方式创新、覆盖面广,提升社科普及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3.创新智慧普及。充分利用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社科普及的方式方法,提升社科普及内容的大众化、分众化、趣味性、实效性,通过各类信息平台,线上线下结合,现实虚拟交汇,实现社科知识的广泛传播和深度普及。
4.及时反馈成效。各单位要注重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了解公众对社科普及活动的参与度、满意度以及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定期撰写工作总结、评估效果,按要求向省社科联反馈工作成效。同时,要善于总结特色做法,发现塑造典型,推广复制成功经验,在全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