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由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主办的“新范式—共生态:跨域设计创新与智造未来”学术研讨会,在崇美楼一楼129报告厅顺利举行。作为一场汇聚设计领域智慧的学术盛会,研讨会全天聚焦跨域创新主题,邀请多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为设计学科发展与产业融合搭建起高质量对话桥梁。

上午9时,研讨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李若梅主持仪式。随后湖南工业大学校长蒋昌波登台致欢迎辞,向到场的专家与参会人员表达热烈欢迎,着重强调跨域设计创新的时代价值,以及此次研讨会对学校设计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科资深教授鲁晓波以学者与家乡“游子”的双重身份致辞,分享家乡工业遗址转型项目,回顾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科发展与博士培养突破,并对相关院校未来发展致以美好祝愿。
开幕式后,研讨会全天围绕跨域设计创新主题开展多环节学术交流。吴小华、詹和平、李超德、郭春方、蔡新元、吴诗中、李海明、胡伟峰、沈旭昆、季晓芬、席涛、王小松、吕杰锋等多位专家学者依次登台,分享内容既覆盖设计学科自身发展,包括交叉学科建设逻辑、创新转化路径及相关政策理论借鉴;也涉及科技与设计的深度融合,涵盖AI重塑文化生产、数智时代设计实践、文化科技赋能沉浸式文旅等前沿领域;还包含文化与设计的双向赋能,既有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艺术转化、丝绸纹样中的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也有信息可视化助力社会创新、展示设计适配快速变化社会的探索,同时涉及国家形象与舰船设计、“被设计”视角下的个体探索与时代对话等多元话题。大家结合自身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深入分享——既带来理论层面的系统梳理,也解读实践中的经验见解,为跨域设计创新提供丰富思路,现场学术氛围持续热烈。期间,参会人员借交流间隙进一步增进学术联结;后续的高峰对话环节分为三组,分别由朱和平、张宗登、施爱芹主持。汪大伟、张夫也、季铁、何宇、沈康、高颖、张犇,韩文涛、刘宗明、朱伟明、梁岩、王伯勋、王晓予、李少博,覃京燕、谭浩、陈登凯、吴洪、鲁艺、王庆斌、韩冬楠等专家陆续围绕设计教育发展、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路径等核心方向各抒己见,结合行业现状与学科需求深入探讨,为设计学科未来发展提出诸多建设性建议。当日和次日,宁钢、张凌浩、段胜峰、张引、陈汗青、夏燕靖、金江波、王昀、杨学太、潘健华、远宏、王峰、王熙元、吴琼、刘涛、饶鉴、黄文浪、李杰、童锦波、谢旭斌、刘芳、李志春等专家学者也参与了后续学术活动。
在主研讨会推进的同时,崇美楼二楼开放厅于当天下午同步举行“绿色包装”研讨会,会议由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殷晓元主持。蒋昌波首先为该专项研讨致辞,随后,厄瓜多尔常驻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际贸易中心代表团副常驻代表Daniela García登台发言。发言环节结束后,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朱和平围绕“绿色包装”主题作专项汇报,深入解读绿色包装领域的发展现状、前沿方向与实践路径,随后参会人员围绕主题展开充分研讨与交流,为绿色包装产业创新与学科建设凝聚共识。
随着全天学术交流环节的落幕,全体与会专家于晚间驱车前往株洲市N+T艺术馆南侧前坪。作为株洲首座现代艺术馆,N+T艺术馆以“融合自然、科技与人文”为核心定位,即将成为当地展现艺术新活力的标志性地标。在此处,大家共同欣赏灯光秀与钢琴表演,绚丽灯光与悠扬琴声交织,既为紧张的学术交流增添了艺术气息,也能让人在沉浸式体验中更直观地感受这座地标建筑所承载的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独特魅力,为整场研讨会画上温馨句号。

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设计领域专家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更助力学院进一步明确了设计学科跨域发展的方向,为后续设计学科建设、设计创新与产业融合及相关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丁子彧 图/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