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部门首页 |  部门简介 |  科研动态 |  项目动态 |  成果与奖励 |  研究基地 |  社科论坛 |  下载中心 |  科研管理系统 |  其他栏目
 
 首 页 ->  详细信息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打造社科人才优势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12-04-06]  浏览次数: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打造社科人才优势

2012-03-11 16:12:49作者:陈杉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第277期  

2011年我国发布了“十二五”规划纲要,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可以看出我国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实践证明,哲学社会科学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强大动力。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社会发展的进步和谐,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风尚,都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今天,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已经把哲学社会科学推上了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前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黄金机遇期,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科教兴国”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里的“科”是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贡献也是这样体现的。如何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和贡献,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全社会来讲,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始终略显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关键是提升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2006年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方针,但这主要是作为一个科技创新的概念提出来的。我认为这个目标和范围应该扩大,创新型国家必须由哲学社会科学来支撑,并使之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社会制度优势。怎样让这种优势形成我们自主创新的人文环境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核心是提高国际创新竞争力,包含制度创新竞争力。

  创新的根本驱动要靠创新人才,包括理论创新人才。而理论人才队伍面临总量不够、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适应等突出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首先要重视基层理论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全国县级及以下的理论人才资源仅有8万人左右,占全国理论人才资源的13%。理论创新要从实践中来,需要造就一大批长期活跃在一线基层的社会科学理论人才和社会管理人才队伍。社会工作者需要专业化、职业化,他们是广大群众欢迎的社会治理专门人才,而目前全国社会专业人才数量缺口达300万。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基层,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层化、大众化,这一点非常重要,非常迫切。

  其次是高端的理论创新大师不足,这里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激励政策。比如院士制度,我认为在社会科学领域实行这个制度势在必行。对于有重大贡献的专家人才,我们应该给予其价值认可和国家荣誉。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需要大师级人才,需要国家的激励政策。理论走出国门,也需要这方面的激励机制,因此需要选拔一批优秀的学术领军人物。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应从正面典型来树立,这样才能教育后代和新人。在社会监督基础之上,最根本的是榜样的导航,而这需要政策的正面引导。

  哲学社会科学界应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准确的定位,即我们也是自主创新的一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应该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强国的战略问题,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我们现在正在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这应与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我们的人文优势结合起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我们要建立起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的以人为本的体制机制环境,实现“包容性增长”,这一创新理念即是一个社会科学命题。创新型增长,可持续增长,这两点已被列入我国的发展战略,而当前的“包容性增长”,则包含着巨大的哲学社会科学力量。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我们理论界作出应有的贡献。如何在“包容性增长”这样的理念下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回答重大问题,学界大有可为。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很有前景,地位作用不断增强,但还需要整个社会科学界不断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放人,最终解放生产力。当初我们就是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打造各个哲学社会科学的品牌,形成我们国际竞争的制度优势和人才优势。

关键字:哲学社会科学社科人才繁荣计划

页面功能:[打印]  [顶部]  [关闭]
 

建议您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1024×768 并使用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获得本站的最佳浏览效果
联系方式:0731-22183450
 
  地        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西路·湖南工业大学科技楼4楼 邮政编码:412007
电子信箱: science_zhuzi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