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部门首页 |  部门简介 |  科研动态 |  项目动态 |  成果与奖励 |  研究基地 |  社科论坛 |  下载中心 |  科研管理系统 |  其他栏目
 
 首 页 ->  详细信息
正确认识 科学定位 繁荣软科学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12-06-13]  浏览次数:


正确认识 科学定位 繁荣软科学

——理论研究、调研报告、社情民意、提案建议与政策措施的贯通问题研究

仲子午

内容摘要:分析了软科学发展历程,对软科学的准确定位进行了研究;承认软科学在支撑决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软科学的定位出现了偏差,谈学科群建设是个伪命题;承认软科学研究具有一本万利的好处,但是投入不足、队伍建设不强、新时期方向不明确等问题。建议重视发挥党外代表性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力量,加大人员培训和人才集聚,加速理论研究、调研报告、社情民意、提案建议和政策措施之间的贯通,建议加大在软科学领域的扶持和合作化程度。

关 键 词:软科学 定位 发展 党外代表性人士 贯通 政策

作者简介:仲子午,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扬州市委员会 专职副主委。

今年是我国软科学事业获得大发展的第25个年头。25年前,人们对这个舶来的概念还很陌生,而今,软科学已和科学技术一样,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决策科学,其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同志多次提到政治体制改革,上上下下都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但是,之前我们进行过医改、房改、教改,最近又要启动金改,改革之前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准备情况如何?我们是不是在深水区还准备继续摸石头过河?今天的社会运行成本和实际状态不容许我们去摸石头过河。我们每年上上下下搞了那么多社情民意、调研报告、提案建议,理论界搞了那么多理论研究和软科学项目,此间的重复劳动有多少?结合度又体现在哪里?

准确认识软科学、发展软科学,打通理论研究、参政议政、软科学项目成果转化、理论再创新和政策科学制定科学化,直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我完善途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与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的融会贯通,为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工具,是软科学和社会科学新时期的共同任务,是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一、正确认识软科学

1.软科学的定义和定位

软科学(soft science)一词是借用电子计算机软件的名称而来的,它综合运用系统理论、系统方法、决策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手段,对各种复杂社会问题和自然现象,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研究它们的客观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为有关发展战略、目标规划、政策制定及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国内,政界和学界一般认为:“所谓软科学,是一门立足实践、面向决策的新兴学科,是为决策提供支撑依据的系统科学;具体指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宏观控制进行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综合性科学,也被称为科学指挥学、战略科学、政策科学等”。软科学的突出特点,“一是软科学服务的对象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问题的重大决策。二是它集成科学家和社会的意见,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撑。第三,它是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决策科学。”

对软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亦有不同看法。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举办的软科学讨论会上提出的定义是:“软科学是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的政策课题为目的,应用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经营工程等正在急速发展与决策科学化有关的各个领域的理论或方法,依靠自然科学方法对包括人和社会政策在内的广泛范围的对象进行的跨学科的研究工作。”

软科学究竟是学科还是科学,是科学还是工具,与相关人员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有关。实际上,在中国,软科学远远没有达到学科的高度,更没有到学科群的高度,有关人员罗列的学科群,实际上是软科学研究的工具群而已。如果非要说学科建设,当年中国首先提出的《技术经济学》是软科学学科的一部分,那《技术政治学》在哪里呢?因为软科学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为经济领域决策发挥作用,而且为政治决策发挥最大作用。所以说,也只能说有关方面在努力建设相关的学科。

软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的交叉科学,是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的结合,是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集中体现。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和各类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运用自然科学方法对包括人和社会政策在内的广泛范围的对象进行的跨学科的研究工作,提出可供选择的各种途径、方案、措施和对策;不需要上升到理论和真理的层面、不要求理论上的系统性和创新性,只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实践上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时效上具有前瞻性和阶段性;是人类在社会管理领域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而展开的研究活动,是一种新的决策方式,是一项新的社会分工的成果荟萃。

2.软科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分析

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中,人们所使用的工具和手段,从来就存在着“硬”与“软”两个部分,它们分担着不同的功能,并统一发挥作用。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人们总是首先看到硬因素、“实在的”东西的作用,而对软的方面、软的因素,因其表现不明显、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则往往被忽略。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软的因素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随之深入。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软科学名称的建立提供了启迪。世界上非01的事物、事件太少,大量的事物、事件处于01之间的灰色状态,世界就是一个大的灰色系统。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处于螺旋式上升阶段”是因为现实世界是复杂的、部分可知的、部分可控的,会有螺旋式运动、进进退退,进以退为基础,退已进为基础和目标;“事物的变化具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里的质变就是事物状态的“0”和“1”两个状态,原来的事物对自己为“1”、对后来的事物就是“0”,后来的事物也是对自己是“1”、对原来的事物为“0”,这就是质变的结果。01是数字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是信息技术,如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最近几十年,为了分析、解决大量的“非零非一”问题,或者说为了认识、控制、运用好“非零非一”问题,自动控制、神经元理论、人工智能、灰色系统、鲁棒控制等现代科学技术得到大力发展,其中与软科学概念最相关的就是华中科技大学邓聚龙教授提出和建立的“灰色系统理论”。灰色系统理论主要通过研究灰数——事物动态的、介于01之间的实际状态,来对系统的实际状态进行把握——预测和控制,从不确定中间发现、制造确定。灰色,在中国社会学、美学范畴都不是一个正面、积极的单词,甚至不如“灰度”,不仅不为政界人士喜欢,也得不到一般的研究人员喜欢,而且诞生之日,灰色系统并未瞄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部,加上诞生的时间落后问题,“灰科学”实力不堪“软科学”。

“软科学”命名一方面来自“计算机软件”概念,另一方面与“软实力”词汇有血缘关系。电子计算机是由“硬件”与“软件”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硬件是具有实体形态的输入、存储、运算、控制、输出等结构装置;软件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程序指令,它指挥硬件进行操作,以完成和提高整机的功能。因此,有学者从电子计算机软件的涵义中引申出“软科学”一词,并用来对科学功能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把科学作为一个大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相类比,可以认为有些科学主要起“硬件”作用,而有些科学则主要起“软件”作用。在有人提出软实力之后,软科学更好地与之实现了呼应。但是,在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对社会领域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更多还停留在社会科学为主的层面,与我们长期文理科分割式教育制度有关,与我们在政治、社会领域开明程度有关,与中国现代文人价值取向有关。

3.软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价值功用

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实践系统,即由各种相关部分综合而成的社会活动系统,而且必然是一种“人─事─物”的综合系统运动规律以及对系统整体进行优化领导和管理的理论、原理、原则与方法的综合科学。软科学表达和传递的乃是对日益复杂、深化和一体化的科技、社会、经济现实的关注,它树立了人文和科学的融合。科学知识诸领域的沟通和合作,试图在复杂和开放的条件下,有机地解决人类认识上的困境,整体地给出科技、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系列实践性问题的答案。

作为联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纽带,软科学发展会带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对自然科学工具的运用,改善中国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科研中间过多地关注阶级性、经济性、利益性不关注创新性、开放性、开拓性的取向。

近年来,软科学研究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战略性、前瞻性的关键作用,如三峡工程的综合评估、京九铁路沿线开发论证、南水北调的论证、青藏铁路的上马,等等。曾经直接参与过三峡工程论证的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石定环认为关于三峡工程的论证可以说是软科学研究的一个经典例证。三峡工程决策的论证过程,是一个将软科学研究与硬技术研究很好地结合的范例,是组织多方面专家,多学科、跨部门、跨领域、大兵团作战的范例,在这个决策论证的过程中,先后有1000多人参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过去,由‘拍脑袋’产生的决策曾使我们付出了庞大的社会代价。现在,如果要对某个领域技术发展进行论证,往往需要调动上千名专家,为决策提供科学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是新世纪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软科学研究,也是最为成功的软科学研究之一。”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这样评价。

二、软科学发展溯源

宋健同志在199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8号《中国软科学》的前言中说,“支撑民主和科学决策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在国内外简称软科学”。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认为,“软科学是社会、经济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的系统工程、宏观层次的管理科学以及政治、经济等领域内的决策科学。”我国“软科学”的实质内容与西方传统的“软科学”范畴是相通的。

1.国外软科学发展溯源

如果追溯西方文献,早在1914年的一次讲座上,英国学者罗素创造性地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一切知识系统分为“软”知识和“硬”知识两大类。学者研究认为,西方“软科学”概念从其本身在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检验性方面的程度来理解。而中国“软科学”概念更侧重于从决策宗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等包含人为事物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成果是为了支持各级各类的决策。追溯“软科学”一词的由来,有业内权威曾专门进行了考证。“软科学”的涵义最早源于英国出版的《科学的科学》一书。日本是最早使用“软科学”具体名称的国家。19705月,日本科学技术厅举办了“软科学讨论会”。1971年日本出版的《科学技术白皮书》正式使用了“软科学”的这个概念。1977年,在日本科学技术会议第6号报告中,给出了软科学的定义。

2.我国软科学发展起步情况

新中国初期到1978年,我国软科学事业开始起步,并缓慢发展着。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首先提出并发展了技术经济学,另外,运筹学和系统科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普及应用,并成立了众多研究机构院所,培养了一大批软科学研究人才。这期间实施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是我国早期最成功的软科学研究案例之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7月首届全国软科学工作座谈会召开,是我国软科学事业从多角度、多层次发展壮大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拨乱反正、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验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启动,树立了富有新意的“科学”和“民主”在中国的地位。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等著名论断,极大地鼓舞了科技工作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与此同时,党和国家正在酝酿科技、教育、经济、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从哪里入手?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是当时中央领导集体亟须思考和给出答案的问题。伴随改革开放等各项政策的深入贯彻实施,人们在各类发展与建设的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决策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很多问题仅凭个别领导人或领导班子的意志已经难以进行正确决策。人们开始探索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帮助的科学依据和方法。从1978年以后,很多科学家和领导同志都大力提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增强对研究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要求和呼声,为中国软科学的兴起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

政界和学界在借鉴日本学术界“软科学” 命名之前,曾经探索过“科学学”、“政策科学”、“决策科学”、“战略科学”等名称。

3.我国软科学加速发展情况

19868月,一份几经斟酌的讲话稿,被送到小平同志的案头。小平同志看完后提笔批示:“很好,全文发表!”与此同时,陈云同志也批阅了这份讲话稿:“这个讲话,解决了我们党多少年以来没有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个材料就是软科学研究的成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731,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在首届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大力推行科学民主决策,他指出,“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各级各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软科学研究就是决策研究,就是在把科学引入决策的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用民主和科学的方法,把决策变成集思广益的、有科学依据的、有制度保证的过程,从而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以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新华社在对外发的通稿中,主题也是“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副题是“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宏观决策的本领”。至此,“软科学”就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软科学”研究在全中国落地、生根,软科学大发展的春天从此开始。

20年前的那次座谈会的成功举行,使中国软科学名正言顺地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激发了社会各界对“软科学”的兴趣,软科学事业步入春天。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用“软科学”奖项替换“科技管理”奖项,“若干重要领域技术政策”、“中国人口控制”等一系列软科学成果获得奖励。1988年,国家软科学指导委员会成立。1994年,中国软科学研究会成立,还设有“地方网”、“部门网”。全国软科学工作者进行了众多研究,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科教兴国”被确立为重大国策,“技术创新”思想的广泛传播等,软科学工作者功不可没。

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软科学研究机构近2000家,研究人员近4万人,每年开展软科学研究项目1万多项。相对工程建设而言,软科学研究投入少,作用和效益显著,被钱学森誉为“一本万利的大事”。

三、中国软科学发展的局限性

尽管软科学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无论从定位还是从实际成果上来看,中国的软科学要走出软-软科学的阶段,要放弃自娱自乐,改变注经式研究方法,提高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的运用水平,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1. 软科学作为一个学科群定位太高,有牵强附会的嫌疑。

有人提出,“软科学是一个学科群,由系统科学类、领导与管理学类、科学学类以及关于人才、创造思维、心理和行为科学类构成了软科学体系中的四大主体学科。”以研究系统的性质、结构和运动规律为目的的系统科学是其一大类主学科,它包括系统论、信息科学、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一组学科;因为软科学是为系统领导、整体管理、战略决策服务的,领导学、管理学、决策学是软科学的第二大类学科;因为现代系统领导、整体管理、战略决策,要处理好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多方面的的关系,以研究科学技术的规律为中心、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科学学,是软科学第三大类主学科;关于人类创造思维的学问,行为心理活动规律与预测未来发展等也是软科学的第四大类主学科。

笔者认为,首先,软科学之所以被杜唯炜为软的科学,在本源上就存在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检验性方面的程度问题,是相对于严谨的自然科学和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科学而言的。在关于功能方面,“软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的政策课题为目的,应用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经营工程等与决策科学化有关的各个领域的理论或方法,依靠自然科学方法对包括人和社会政策在内的广泛范围的对象进行的跨学科的研究工作。”是研究工作来理解限制了创新的进入。

在中国,软科学的伪学科化,实际上是这个时代文人和政客内在的浮躁文化的体现。中国建立了太多的所谓科学或者学科,大部分都是浅尝辄止,还存在大量的伪命题。从狭义上讲,软科学是一类科技计划或科研项目;从广义上讲,软科学是利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理论、思维模式来研究社会问题,提出可形成政策措施的对策建议的科研活动。要重视软科学工作,而不是牵强附会,偏离事物的本质,去建设所谓的学科群;用所谓的创新,局限了研究对象的参与度;所研究的问题可能与社会需求也不对称。

2.重硬轻软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科技界重“硬”轻“软”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人们往往重视高技术这样的硬成果,却掂量不出‘高技术发展战略’这样软成果的含金量。”一些软科学研究人员如是说。

如我们各地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新兴新在哪里、又将兴往何处?如太阳能光伏产业,我们是世界第一大生产国,但是从单晶硅进口到设备进口、到多晶硅进口,大量的外汇被使用、大量的土地和能源被消耗、大量的政府投入和银行贷款被占用,产品大幅度依赖出口,各地政府前赴后继“抢抓绿色能源发展机遇”,所引来的是我们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完不成、我们的蓝天绿地被污染、我们招致一个个反倾销控诉。国外相关技术每天都在进步,这个产业、多晶硅电池技术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战略产业吗?能够支撑我们未来发展吗?我们各级政府究竟投入了多少科研补助?其中有软科学支出多少?这个战略性产业的确定与WTO规则的协同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光伏业?!多少决策者真正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际内涵?针对这种不正常决策的软科学研究又在哪里?类似的事情很多,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如智能电网产业,如产业梯度调整与转移政策,后果会很严重。软的不投入,硬的上不来!

近年来,尽管软科学的发展逐步得到重视,但对软科学研究的投入仍有待加强。据介绍,在发达国家,软科学的投入比例通常占其研究及开发经费的5%10%,而我国这一比例还不足1%我国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政府资助分为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两大块,分别由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科学联合会来负责,软科学的研究呗安排在自然科学序列管理、扶持、资助,软科学经费安排与自然科学经费相比在1:1000左右。在资金分布上,自然科学远远大于社会科学,两者比例大概在1:100左右。在社会科学资金安排上,中央远远大于地方,地方的社会科学研究资金一般仅仅用于研究人员个人调研、图书补贴,而且竞争相当激烈,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学霸“现象,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更加明显,一般以政府官员、党政研究室人员为主。近年来,在许多地方,科技经费中没有软科学计划科目,在国家级软科学计划资助金额为10-20万元,省级在1-5万元之间,地市级在3000-1万元之间。

3.背离社会初衷

软科学,在我国高层被设置到较高的位置,被定位为“是立足实践、面向决策、为决策提供支撑依据的系统科学。”

19867月,原国家科委召开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软科学研究被提到了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服务的高度。1988年和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大力发展软科学”、“加强软科学研究”的号召和要求。1990年、1991年、1994年、1997年、2002年、2004年……中央在党的重要会议上,不断阐述和强调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从制度建设到机制建设,从程序建设到机构建设,软科学研究范畴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历史跨入了新世纪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强调,我们党要实行民主执政、科学执政。这些重要决策奠定了软科学在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有关方面认为我国目前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软科学研究工作体系。

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不正确的倾向,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对于科研课题来说,技术的攻关、最后的成果是最引人关注的,但执行之前的方案制定阶段往往被忽视。为什么要设置这个项目?可行性如何?经济社会效益如何?如何对类似的技术方案进行筛选,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源?驱动软科学研究的功利因素有哪些?社会各界对软科学的应用程度如何?软科学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软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如何构建?

石定寰、王一鸣等专家多次呼吁有关方面予以重视:一是软科学研究成果来之不易,要全面提高软科学研究的效率,加强评估,真正使软科学研究成果在决策中发挥作用并争取上升为全局性的政策措施,但现实中不少软科学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二是软科学研究应该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讨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为解决各类复杂社会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各种途径、方案、措施和对策;现在有一些软科学研究喜欢走形式,走过场,最后提出无关痛痒的建议或结论。三是要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软科学研究队伍;目前承担软科学研究任务的人群主要有四大类,主要包括参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策者、在政府各部门从事调研的秘书班子、从事软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工作者;软科学研究所需要的人才不只是专才,而且要具有宏观视野和全球视野,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此外,还要充分了解国情,了解决策过程,对外国的经验和做法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四、大力发展中国的软科学事业

1.加大扶持力度

我国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政府资助分为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两大块,分别由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科学联合会来负责,软科学的研究被安排在自然科学序列管理、扶持、资助。从相关数据来看,连钱学森先生都认为一本万利的好事情,本太小,行规有问题,利不会太大。不重视,等于我们放弃了这里面的利。由于决策不科学,又迎合了某些领导乱发言、乱表态、乱决策、瞎折腾的意图,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在软科学研究领域加大投入,是个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问题。

个人认为,一个中央政府的领导人,不站在全球的高度看问题、不站在历史的维度看问题,治理不好国家;同样,一个地区的领导人不站在国家的层面看问题,对大势的研判不正确,也搞不好本地区的事情。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全球领导人中间都具有较高的威望,他不是天才,他成功主要的经验就是自己强化学习、主动接受智囊意见、制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智囊的意见就是初期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小平同志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用发展去解决了很多问题。

我们党要强化执政能力建设,一是要继续执行好改革开放的政策,二就是要致力于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大范围发动软科学研究、采纳软科学研究成果,就是问政闻需问计于民,就是民主思想,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从这样的角度去看问题,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在软科学和理论研究方面缺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们力不从心、我们疲于应付、我们的成绩有水分,我们的腰杆不硬。政府各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对软科学研究的投入,让软科学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增强执政能力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2.提升科研力量

有关方面统计,我国从事软科学研究的人员有近4万人,有研究机构近2000家。笔者并不认可这样的数据,我们的统计数据长期水分充足,这里面有大量的兼职人员被重复计算、扩充计算:国际上有一个重要的人员统计标准是统计时要分清全时人员多少、兼职人员多少、兼职人员在此上面投入的时间比例?我们还应该探究一下,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后才可以算兼职人员以及兼职人员的分层情况?不是所有的社科所、情报所、科技管理干部都可以算软科学研究人员。要提高中国的软科学研究水平、扩大队伍,首先要进行软科学意义的宣传、吸引大众参与、培训软科学研究爱好者,还要注意提高相关人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软科学研究需要跨行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需要对社会热点和难点有正确的分析、判别能力。需要对国际国内现实情况具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收集到相关的资料。需要有开展调查研究和归纳整理的能力,甚至要有团队的支持。在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层次智库的建设,发展、培育软科学研究人才。

要发挥好不同层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作为我国选举式民主和协商性民主的参与者,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义务;要把调查研究、社会服务联系起来;要把建言献策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要把政策制定和提案建议融合起来;要把党外代表性人士发现、培养、管理、任用和软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促进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在业务能力提升的同时,政治素养、民主情怀、开放性意识同步提升。党派成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力量整合到软科学研究领域,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也将带来软科学发展的繁荣。

3.明确发展目标

尽管软科学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无论从定位还是从实际成果上来看,任重而道远。要使我国在社会科学、软科学领域的投入比例在短时间内上升要一个合理的水平。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出一批精品。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善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研究,反对为研究而研究。每个时期要有明确的重点,能够针对各个时期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研究,现阶段主要针对体制改革和发展路线图取得重点突破。

建议:

1中国的软科学要走出软-软科学的阶段,要放弃自娱自乐,改变注经式研究方法;注经式仅仅是研究方法的一种,注经文化实际上是在历史中间穿越,如果不重视国际间交流和思想吸收,就变成在历史的下水道里面探索,难免会坐井观天。要建立一批像兰德公司那样的智库。

2)要提高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的运用水平;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通过命题收集,论文研讨、会议交流、网络交流等手段,提高协同研究的组织程度。要加大研究成果的交流共享。要注意成果的转化。而且要注意从软科学研究中间发展新兴产业、产品,如软件系统、现代服务业,等等。

3)要整合现行研究项目计划和经费,在各级财政中间设立软科学经费,对所有有意义的项目进行扶持。要为创新提供条件,而不是设置障碍,要科学配置资源而不是设法寻租或挪用研究经费;现行的科技计划政策,包括社会科学领域,都是限报制,都是在有限的渠道内公开信息,宣传不够或者由于部门、团体利益,限制体制外力量分羹,是对国家个民族的不负责任。

4)要加大在社会科学工作者中间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的普及,要加大对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哲学等社会科学工具、理论知识的培训,要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培养符合性人才、尤其是跨学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议探索跨学科联合导师制度。

5)要打通党外代表性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软科学研究人员之间的通道。要提高调研报告、社情民意、提案建议的科学化水平,加速调研报告、社情民意、提案建议与软科学研究项目之间的转化,并往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方面转化。

6)要致力于解决问题。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贫富不均引起社会文化多元化、迷失化、混乱化,主要原因是权力寻租和国有资产流失,政治体制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包括打击腐败仅仅是其中一项措施,改革重点要针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国有企业负责人的治理上面进行制度设计。当权力变成一项负担、责任、道义,政治肯定会清明,政治清明则措施得当、人民满意,人民满意则政权稳固、经济发展、国力提升,这里的国力中间软实力会大幅度提升。

责任编辑:孙宝灵 孔建会

页面功能:[打印]  [顶部]  [关闭]
 

建议您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1024×768 并使用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获得本站的最佳浏览效果
联系方式:0731-22183450
 
  地        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西路·湖南工业大学科技楼4楼 邮政编码:412007
电子信箱: science_zhuzit@163.com